
4月27日,由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和湾区硅谷主办,以“低空经济重新定义城市交通”为主题的第二届全球低空经济论坛春季会在北京举行。会上,中国低空经济联盟理事长罗军发布了《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》(以下简称报告)。报告分别从空域管理、低空经济与通用航空产业、空中和地面飞行保障设施、无人机、eVTOL、应用场景等六个方面做了分析。
关于低空经济与通用航空,报告认为,低空经济对一二三产业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,具有辐射能力强、科技含量高等优点。“大概在2035年,我国将会迎来通用航空高速发展期。当前,正是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机遇期,正迎来低空经济黄金十年。在推动城市空中交通变革的同时,也将推动通用航空缓慢增长,主要集中在城市中长途物流运输等领域。”罗军表示。
对于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,罗军认为,当前各地规划建设的空中交通指挥平台和若干地面飞行服务平台,由于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,一是可能无法满足将来高频率、常态化的飞行保障需求,二是各个城市规划建设的空中交通指挥平台由于建设主体不一样,标准和接口不一样,将可能因为不能互联互通,成为一座座孤岛。报告建议,加快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的标准制定,推动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建设,确保互联互通。
关于无人机的定位和发展,罗军表示,需要重新认识无人机,重新定义无人机。无人机将无处不在,无人机与AI结合将更加紧密,成为能够飞起来的机器人。在2030年,我国无人机产业将率先实现万亿规模。报告指出,无人机在迎来高速发展的同时,也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,竞争将更加激烈,优胜劣汰不可避免。
关于eVTOL产业,报告认为,eVTOL既有无人机的优势,又有直升机的特点,并没有太多的技术障碍,整体已经非常成熟。在前期,eVTOL将实行有人驾驶与无人驾驶两套系统并行,但最终方向是无人驾驶。空中的士在城市运行将按照统一规划的航线行驶,私人拥有的eVTOL将可以根据个人实际需求临时申请航线。
对于应用场景,报告认为,应用场景无处不在,应该在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飞行保障的情况下有序推进。物流快递市场规模巨大,普遍对时间要求较高,刚需客观存在,低空物流快递最先受益。今年将实现500座通用航空机场的目标,能够满足大型无人机飞行需求,为低空物流快递奠定坚实基础。罗军认为,在达到一定基础设施条件的情况下,低空物流快递应该先行,在广泛实践的基础上,再逐步推进载人飞行。